布達拉宮坐落于海拔3700米的紅山上,表述著藏族人民超凡的智慧和厚重的歷史。公元7世紀,著名的吐蕃第三十三代贊普松贊干布在遷都拉薩后創(chuàng)建了布達拉宮。公元1645年,五世達賴喇嘛決定重建布達拉宮,經(jīng)過多年不斷建造堆積,直到1933年十三世達賴喇嘛圓寂后,才最終成就了今日我們所看到的布達拉宮。
布達拉宮外觀13層,高110米,自山腳向上,直至山頂。由東部的白宮(達賴喇嘛居住的地方),中部的紅宮(佛殿及歷代達賴喇嘛靈塔殿)組成。
// 布達拉宮的核心建筑——紅宮 //
紅宮作為宗教之地,奇珍異寶必定數(shù)不勝數(shù)。而坐落在紅宮六層的黎瑪拉康——合金佛像殿,則被人們稱為無價之寶。殿內(nèi)藏有3700多尊佛像、佛塔。
這些珍寶全部用多種合金煉制而成,因此就有了世間絕無僅有的紅、黃、綠、白、紫色合金色。作品多出自印度、尼泊爾,也有西藏本土煉制,堪稱佛像和佛塔的精品薈萃。
布達拉宮內(nèi)珍藏8座達賴喇嘛金質(zhì)靈塔(供奉和收藏活佛、上師法體或骨灰的一種佛塔),5座精美絕倫的立體壇城(原為修行所需要而建立的一個土臺,后也指用手繪、沙砌、木雕、寶石堆嵌等形式表現(xiàn)出來的佛陀世界),及瓷器、金銀器、佛像、佛塔、唐卡、服飾、等7萬多件文物,典籍6萬余函卷,成為名副其實的文化瑰寶,受到全世界的關(guān)注,被譽為"世界屋脊的明珠。"
紅宮上的金頂
金頂群位于紅宮之上,海拔3750米。整座布達拉宮總共有6座達賴喇嘛靈塔金頂,加上布達拉宮主供佛殿金頂,便形成了赫赫有名的布達拉宮金頂群。
上飾祥麟法輪、八瑞相、七政寶等飾物,加上造型各異的金頂、勝利幢、毛耋、寶瓶等裝飾物,充分表現(xiàn)了整個建筑濃郁的民族文化特色。
而這在平日里也是不對普通游客開放的。
白宮
紅宮為宗教之地,白宮就是政務之所。而白宮最主要的便是東日光殿和西日光殿。東日光殿由十三世達賴喇嘛于1922年新建,而西日光殿是五世達賴喇嘛于1645年重修布達拉宮時所修建,現(xiàn)今不對外開放。
來西藏最大的愿望就是到布達拉宮。
也是這次老爸、二叔最終目的,心情肯定是激動的。
紅、白兩色是布達拉宮的主色調(diào),代表當時政教合一的制度,外觀猶如雪山一樣的白宮代表當時噶廈政府的辦公場地、僧舍和倉庫等.紅宮基本上是舉行宗教儀式的重要場所.從布達拉宮的風格和外墻的顏色中就表現(xiàn)出西藏那個時期的制度和所包含的宗教內(nèi)容,并充分體現(xiàn)了其獨特的建筑文化.
老爸在布達拉宮前留影
老爺子酷吧!
哥倆合影
咱也得露個臉
今天的天氣不錯
看看這老哥倆
心情么么噠,精神狀態(tài)杠杠的,都不像是70多的年紀
藍天白云下的布達拉宮
預約,排隊進入
慢慢來
不著急
老外
游覽布達拉宮也不是一件苦輕的事
對于老爸,二叔年齡大,海拔高,一點不能著急,必須慢慢來
走走歇歇
這會兒的人開始多了
導游和老爸聊天,當知道老爸已經(jīng)是76歲,升大拇指了,這么大年齡,了不起!
也為這小伙子點贊
壁畫
有點累
隨拍
老爸看著有點累了
二叔也在抓拍
呵呵
有點嚴肅哈
笑一個
和倆老爺子合影
白瑪草是一種墻體建筑材料。白瑪草本身是一種檉柳枝,秋來曬干,去梢剝皮,再用牛皮繩扎成拳頭粗的小捆,整整齊齊堆在檐下,等于是在墻外又砌了一堵墻。然后層層夯實,用木釘固定,再染上顏色。在西藏,無論是布達拉宮的女兒墻,還是寺觀宮堡的檐下,都有一層如同用毛絨織就的赭紅色的東西,這就是白瑪草墻。它不僅有著莊嚴肅穆的裝飾效果,還由于白瑪草的作用,可以把建筑物頂層的墻砌得薄一些,從而減輕墻體的分量,這對于高達13層的布達拉宮來說,顯得至關(guān)重要。白瑪草制造的工序復雜,利用率又低,老百姓是絕對用不起的,所以,它也不例外地成了舊西藏社會等級的標志之一。
壇城殿是紅宮著名的殿堂之一。"壇城"這樣的城堡不可思議,是密宗修練者大成者方可達致的最高境界,根據(jù)各人修持不同的本尊而看見、進入不同的壇城,用于供奉。
圣觀音殿門上方懸掛著19世紀后期,清朝同治皇帝御書的“福田妙果”匾額。匾額用漢、藏、滿、蒙四種文字書寫,特別是漢文四個大字蒼勁有力。
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挫的靈塔殿位于紅宮最西和最后。它是布達拉宮迄今為止的最后一座建筑。殿堂3層,靈塔高14米。金箔所用黃金竟達590公斤。珠玉寶石遍綴塔身。各種寶石的價格相當于黃金的10倍以上,為8座靈塔中價值最高的一座。
布達拉宮轉(zhuǎn)了倆小時
基本轉(zhuǎn)出來了,沒想到老爸的狀態(tài)這么好,昨天還擔心怕今天身體吃不消。老爺子太厲害了.
走出布達拉宮,開始往下走了
不同角度都拍一張,視覺疲勞了
覺得看到哪都是漂亮的
來一張遠景
不知大昭寺在哪
瀏覽一下拉薩市
每走一步 ,都想把腳印留下。
把美景帶走
摘掉帽子
倆老帥哥
單獨來是必須的
老爺子看這
我就點個贊
看表情就知道
不枉此行
慢慢溜達吧
都是虔誠的信徒。
布達拉宮出來,打車到了大昭寺
八角街
位于拉薩老城區(qū)的中心,距今已有1350年的歷史。傳說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,松贊干布曾在此湖邊向尺尊公主許諾,隨戒指所落之處修建佛殿,孰料戒指恰好落人湖內(nèi),湖面頓時遍布光網(wǎng),光網(wǎng)之中顯現(xiàn)出一座九級白塔。于是,一場以千只白山羊馱土建寺的浩蕩工程開始了。大昭寺共修建了三年有余,因藏語中稱“山羊”為“惹”,稱“土”為“薩”,為了紀念白山羊的功績,佛殿最初名為“惹薩”,后改稱“祖拉康”(經(jīng)堂),又稱“覺康”(佛堂),全稱為“惹薩噶喜墀囊祖拉康”,意即由山羊馱土而建的。“大昭”的名字據(jù)說與始于15世紀的“傳昭大法會”有關(guān)。
大昭寺是西藏現(xiàn)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筑,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(jié)構(gòu)建筑,并且開創(chuàng)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市局規(guī)式。經(jīng)歷代多次整修、增拓,遂形成了如今占地25100余平方米的宏偉規(guī)模。
大昭寺不僅僅是一座供奉眾多佛像、圣物以使信徒們膜拜的殿堂,它還是佛教中關(guān)于宇宙的理想模式――壇城(曼陀羅)這一密宗義理立體而真實的再現(xiàn)。在大昭寺的正門人口處前面,有三根石柱。一根石柱上用漢藏兩種文字刻著公元823年簽訂的唐蕃會盟書。
大昭寺始建于647年,是藏王松贊干布為紀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,后經(jīng)歷代修繕增建,形成龐大的建筑群。寺建筑面積達25100余平方米。有20多個殿堂。主殿高4層,鎦金銅瓦頂,輝煌壯觀,具有唐代建筑風格,也吸取了尼泊爾和印度建筑藝術(shù)特色。大殿正中供奉文成公主從長安帶來的釋迦牟尼12歲時等身鍍金銅像。兩側(cè)配殿供奉松贊干布、文成公主、尼泊爾尺尊公主等塑像。
布達拉宮出來都有點餓
補充能量
當然合影留念是必須的
大昭寺周圍都是信徒在磕大頭
大昭寺
老爸來一張
累啦
休息
來個背影吧
今天上午游了布達拉宮,又把大昭寺逛了,真有點累了,坐下休息。
在八廓街逛了一圈,趕緊回客棧
老爸又累又餓
趕緊把咱的小裝備拿出來,準備給老爺子煮點湯面
開鍋了
看看還行?
老爺子吃的還行,也沒有感覺到高海拔煮不熟,和家里一樣
因為考慮老爸二叔身體情況,不想給他們走青藏線,西藏之旅,心愿已滿,給他們定機票,結(jié)束他們的心愿之旅!
機場留影
進入安檢
一路順風
小時候,您給了我們整個世界;長大了,兒女們就是您的世界;以后,我們帶您去看世界!
愿
健康、幸福、快樂永相伴!